Skip to content
博物館家族
馬祖好系列
文化資產
文化行旅
文化建設
藝文資訊
文創出版
社區營造
圖書館
再造歷史現場
記憶馬祖
數位地圖
文化馬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 數位地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 數位地圖
  • 走讀
  • 轉譯
  • 大浦
  • 坂里
  • 田澳

86據點

1. 86據點位於馬祖南竿島極北,視野景觀極佳,從基地朝東北方海域眺望,可見北竿南端之蛤蜊島及進嶼。坑道碉堡蟄伏在堅硬的岩石地表,以9處極微小的射口精準與地理參照對持。滿潮與乾潮隨著時序潮差拍打著低處的坑道。坑道之上隨著四季披覆著植生的地表。嘗試藉由建築的轉譯介入,重新閱讀據點的地理特徵,建立之間的介質關係,包括閱讀海平面的潮差、堅硬的岩石地表,坑道虛體的地面與頂部、柔軟的附生植披地表面等。在既有的礁岩之上,據點營舍的平面則是位於坑道之上的覆土,一個新創的地表面。

2.人與自然的關係隨著碉堡坑道的構造時而親密時而疏離,使人在從開放空間進到坑道內部的移動中除了感受到空間壓縮的巨大差異感,同時意識到各種不同的「層」,從天空到人工覆土的草地廣場、礁岩的表面、混凝土坑道及巨大的海平面,這些層與層之中也隱含了據點的地理及歷史的脈絡意涵。基地中豐富變化的光影、顏色、紋理、地層、時間、氣味,都因著潮汐的漲退及太陽的移動揭露出來,也讓人對於時間的推移有更多的感受。

透過感知圖書館空間內容,思考環境知識化與身體感知的關係與影響。環境文本:潮汐、地質、聲音、光線、濱海植栽等,藉由圖書館閱聽關係與感知場的配置中介,規劃使用者身處其間。引導認識據點的地理環境特徵中的線索。

Copyright © 連江縣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