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博物館家族
馬祖好系列
文化資產
文化行旅
文化建設
藝文資訊
文創出版
社區營造
圖書館
再造歷史現場
記憶馬祖
數位地圖
文化馬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 數位地圖
  • 首頁
  • 博物館家族
  • 馬祖好系列
  • 文化資產
  • 文化行旅
  • 文化建設
  • 藝文資訊
  • 文創出版
  • 社區營造
  • 圖書館
  • 再造歷史現場
  • 記憶馬祖
  • 數位地圖
私有老建築
傳統建築
相關法令要點
申請流程

申請文件

執行流程

下載專區
執行成果

107年度執行成果

108年度執行成果

109年度執行成果

110年度執行成果

介壽村323號

修復履歷

計  畫  名  稱 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村 323號傳統建築修建工程
計  畫  來  源 文化部辦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作業-建物整修類(107 年度)
主  辦  單  位 文化部
協  辦  單  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執  行  單  位 合拓建築師事務所
建  物  地  址 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村 323 號
建  物  用  途 民宅
規劃設計監造單位 合拓建築師事務所
修復記錄單位 合拓建築師事務所
施  工  單  位 專業匠師分包 京慶營造有限公司(行政程序) 施工匠師 屋頂工程 陳壽華、陳壽斌
牆體工程 陳壽華、陳壽斌
木作工程 劉信鳴、劉詩書
規劃設計期程 108/04/29~108/12/30 修復營造期程 109/04/01~109/08/28
開  工  時  間 109/04/01 實際完工日期 109/08/28
建 築 物 規 模 一幢一棟地上二層石木構造
樓層 樓地板面積 樓層高度
1FL 70.6m2 2.77m
2FL 70.6m2 2.28m
合計 141.2m2 5.15m(GL+0.1m)

施工過程

修復前北側立面原貌

修復前西側立面原貌

屋頂工程

屋頂工程由土作匠師陳壽華及陳壽斌施作;原為傳統磚石壓瓦屋頂式樣,無泥料,僅以瓦石疊砌,北側屋面則為石棉瓦覆蓋。本次修復工程新作磚石壓瓦屋頂,並施以泥料作黏結材,增加屋頂耐久度及防水性;原壓石為不規則畸零石,改以南竿鄉梅石澳卵石壓脊,大陸進口長條形石壓瓦;用紅瓦,尺寸約 25*22 公分,宜蘭產。

瓦槽、瓦壠依序鋪設

輔以模具整形

牆體工程

牆體工程由土作匠師陳壽華、陳壽斌及吳福俤施作,分為窗戶擴口、石砌牆體原上部 60 公分處修整、簷口新作及石牆勾縫進行記錄。
使用之材料為現場拆卸下堪用之舊料,不足者使用深圳亞聖茂國際貿易公司進口之莆田黃及紅磚;泥料則為水泥沙漿。石材用於窗戶擴口、新窗楣及石砌牆增高,紅磚用於新作簷口、南面原空心磚牆增高。

簷口新作 以紅磚疊砌仿作簷口

以水泥沙漿固定 重新砌石

木作工程

木作工程由木作匠師劉信鳴及其子木作小工劉詩書施作;全棟因蟲蟻蛀蝕嚴重重新仿作, 依本棟原有大木構造調整高度,由陳元元匠師設計調整木棟架尺寸,符合魯班尺之吉利數字。
使用之木料來源有三,一為原材料堪用之木料修整後,將大料裁切為小料使用,材料來源為臺灣;二為大陸進口之福州杉木,購自福州開發區榮隆雕刻有限公司;三為木作劉師傅福州老家保存已久之福州杉木。木料無進行防腐防蟲加工處理,匠師施工前於木材刷塗二道透明保護漆。

以鋼索及繩索綁拉,將組立 完成之中架立起

安裝桁條、鎖母

執行成果

陳元元為馬祖地區少數在地大木作匠師,本棟自宅即由陳元元跟隨大陸司傅學習傳統建築大木作工項之起始作品。
本建築修繕完成後仍作為陳元元家族自宅居住使用,其建築物從興建、修復到未來使用過程中,皆具保存與紀錄之價值,可見證馬祖地區少數當地大木作匠藝。以本建物為起點,透過計畫性的匠藝培訓課程將介壽村作為陳元元匠師建築作品導讀,達到保留馬祖傳統建築大木作工藝技術、培育更多匠師投入傳統建築修繕產業之效益,增加介壽村獨特文化歷史價值,並提升村莊聚落之能見度。

Copyright © 連江縣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